
省情概況
福建省簡稱“閩”,地處中國東南沿海,省會福州。
轄福州、廈門、漳州、泉州、三明、莆田、南平、龍巖、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,下設11個縣級市、31個市轄區和42個縣(含金門縣)。
全省陸地面積12.4萬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13.6萬平方公里。2021年末常住人口4187萬人。
2021年,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.88萬億元、增長8%,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743.84億元、增長11.3%,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3.38億元、增長9.9%,進出口增長30.9%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0元、增長8.4%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9元、增長11.2%。
- 自然資源豐富
自然資源豐富
大陸海岸線3752公里、全國第二,可建萬噸級泊位深水自然岸線501公里、全國領先。水產品人均占有量全國第二,水力資源蘊藏量華東地區首位。森林覆蓋率66.8%,連續43年保持全國首位。擁有世界遺產5處,“雙世遺”武夷山和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、福建土樓景色怡人。毛茶產量、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均居全國第一,大紅袍、鐵觀音、白茶等名揚中外。
- 文化源遠流長
文化源遠流長
早在18萬年前,就有古人類在三明萬壽巖一帶活動。有距今5000多年的曇石山文化,朱子文化、閩南文化、客家文化、媽祖文化、閩都文化等地域文化獨具魅力。朱熹、鄭成功、林則徐、嚴復、陳嘉庚、冰心、陳景潤等名人光耀史冊。
- 紅色底蘊深厚
紅色底蘊深厚
全省有69個老區蘇區縣(市、區),其中原中央蘇區縣(市、區)36個,老區人口占全省總人口80%左右。在革命戰爭年代,福建兒女參加紅軍、新四軍、游擊隊有10萬多人,其中參加長征3萬多人,為革命犧牲6萬多人。具有光榮的“雙擁”傳統,是全國唯一連續五屆所有設區市都被評為“全國雙擁模范城”的省份。
- 開放優勢明顯
開放優勢明顯
對外交流歷史悠久,經濟外向度高,是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,早在宋元時期泉州就是世界知名的商港,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,福州是鄭和下西洋的駐泊地和開洋地。擁有經濟特區、自由貿易試驗區、綜合實驗區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。全國著名僑鄉,現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580萬人,閩籍港澳同胞120多萬人,80%以上臺灣民眾祖籍在福建。平潭島距臺灣本島僅68海里,廈門角嶼距小金門僅1000多米。
- 交通四通八達
交通四通八達
鐵路交通跨入“高鐵時代”,運營里程突破4000公里,路網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,實現設區市快速鐵路環線閉合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,路網密度全國前列,實現縣縣通高速。港口實際年吞吐能力超過8億噸,廈門港、福州港、湄洲灣港均跨入億噸港行列。擁有民航機場6個、航線近400條,通達世界主要城市。